爱的起源
生存和繁衍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对自然界的动物来说,生存是生物个体存在的根本驱动力,而繁衍,是生物种群得以延续的根本要素。历史上关于生存与繁衍孰重孰轻的纷争已然成为了一道十分经典的哲学辩题,个体和种群的核心追求仿佛自相矛盾,却又彼此交融,那到底是什么促使生物进化发展至如今的局面呢?
19 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经历了长约五年的观测提出了针对物种起源的一种猜测:进化论,为现代进化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1]}$。达尔文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群体选择(group selection)指示了物种/种群演变的方向。而人作为群体性动物,从一开始就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并发展的。一个群体,其内部成员越是互相关爱、相互同情,这个群体就会越繁荣。基于这样的发现,达尔文将爱视为人类的本能。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爱是人类产生的先决条件。
根据目前人类对狼群活动情形的观测报告来看,狼群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照顾年老和受伤的狼,这说明同理心并不是人类这一种群所独有的特征。事实上,大多数哺乳类种群内部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同情现象”,这一现象是种群的发展和延续不可或缺的源助力。年老的狼拥有更为丰富的捕猎经验,这提高了狼群整体的捕猎效率;相较于繁衍,受伤的狼痊愈后会更快速的补充狼群的战斗力。“要是原始人类没有和同类合作的基本欲望,人类这一物种是绝无可能生存下来的。要是我们以狩猎为生的祖先真有‘原罪’,真是些野蛮、嗜血的暴徒,那么人类不会成功地生存下来,早就结束其历史了。” $^{[2]}$ 可以说,同理心、同情心,到更广泛的爱,无疑是生物种群进化至今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原因。“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人类更强烈的推动力可以是——并且一般是——对别人的态度和爱。” $^{[3]}$
爱是什么
爱是什么?对于每一个觉醒了自我意识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爱是人类这一种群进化至今的内在驱动力,而对个体而言,我们应对爱做出怎样的诠释?
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答,“人的生存问题在整个自然界中是独一无二的”。$^{[4]}$ 自我认知、理智、想象力的出现打破了动物生存特有的和谐,人类开始面对永远也不能摆脱的生存的两歧:生与死、长远理想与短暂生命、心灵与肉体、生存与繁衍等等。所以,弗洛姆说,人的“理智既是人的福祉,又是人的祸因;它迫使人类永无止境的去消除那些无法解决的生存两歧”。
狼群在食物短缺时也会杀死病残的同伴以提高种群的生存率;相较于伟大又无私的母爱,易子相食可能是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最大的慈悲。马斯洛需求层级中爱作为贯穿社交、尊重和自我需求的存在,永远在生理和安全需求之上。可以说,爱在资源短缺的年代,无疑是一种奢侈品,但爱却又作为种群延续的内在驱动力广泛的存在于群体内部,这种矛盾性如同生存与繁衍间的矛盾性一般,构筑为一个哲学命题充斥在对爱的诠释之上。生存和繁衍是生物的本能,而爱,是人类所拥有的,珍贵且独一无二的财富。
镜面实验 $^{[5]}$ 揭示了自我认知(mirror-self-recognition)的存在,只有少数的哺乳动物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唤醒了人更深层次的认识,人意识到自己、他人,意识到生与死的必然,意识到面对自然个体的无能为力,意识到孤独。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莫名的监禁感。“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和打碎这一监狱,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6]}$ 宗教、艺术、劳动、爱情……人们寻找摆脱孤独的途径多种多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追逐一致性(consistency)永远是人类克服孤独感的核心。外在的依赖所造就的短暂的统一是虚假的,“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真正和全面的回答只能是爱,只有爱才能冲破人与人的高墙”。$^{[6]}$
爱天然伴随着付出与牺牲,爱的本质是给予。人对爱的认知起源于母爱,与自然界中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人类的幼崽十分脆弱,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母亲身边度过更长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人对于自己,对于外界,对于爱的认知均源于这一时期,母亲对孩子的无私付出让他们第一次认识到爱的存在。爱发展于母爱,再经历与自然和社会的进一步交流发展为更为广泛的对于人群的博爱(universal love),探索自我价值的自爱(self-love),代表互相索取有助于繁衍的性爱(sexual love),最终发展至与宗教信仰等同的神爱(god love)。$^{[6]}$ 爱的归途是精神文化的追求,是文明的诞生。
从统计学角度看,无条件付出的永恒的真爱(pure love)仅存在于童话书上,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爱情最终会慢慢消解,同亲情一起融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感情,一种维系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间最为基础又核心的关系(relationship)。现代社会的高墙加剧了种群内部的割裂感,而书信与网络又重新打通了种群间个体的联系。爱提供了人类种群繁衍生息的基础,而我们正以爱为基础,探索人类生存进一步的可能性。
爱是一切的答案吗?
在资源相对充足的今天,爱作为马斯洛需求层级中高级的存在被人们广泛索取,对大多数人来说,爱是化解孤独的良药,爱是互相扶持一起进步的动力。于我而言,少男少女的情爱充斥着荒诞和幼稚,现阶段的爱情只会是实现人生价值道路上的阻碍。在资源有限的环境内部,竞争与淘汰是种群扩张的归途。结构性矛盾无法改善,低欲望社会早晚会到来,届时,你会选择成为黑夜里唯一的炬火吗?
爱是否是一切的答案?我不知道,但时间会告诉我答案。
参考文献
- [1] Wikipedia contributors. “Evolution.” Wikipedia, 18 Dec. 2020, en.wikipedia.org/wiki/Evolution.
- [2] 德斯蒙德·莫里斯.人类动物园[M].刘文荣译.上海:文准出版社,2002.
- [3] 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M].单继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 [4] 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8.
- [5] Mitchell R W . Mental models of mirror-self-recognition: Two theories[J].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1993, 11(3):295-325.
- [6] 埃利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